关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本身就有两种观点:
一、清朝与俄国签订的边界条约。雅克萨战役后,清政府一方面在军事上坚决抵抗,一面写信给沙俄政府,建议谈判。那时沙俄政府忙于在西方跟德意志、瑞典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在西亚跟土耳其争夺黑海出海口;此外,沙皇彼得大帝正当年幼,其姐姐索菲亚当权,内部不稳,因此也无力大规模地东侵,只好接受清政府的建议。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双方进行谈判。清朝代表是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沙俄代表戈罗文·费要多罗。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情况下,经平等协商,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凡一、二人越界捕猎或盗窃,立即械系,送回本国处罚,凡数十人结伙,持械越界、杀人掠夺者,捕拿送回本国,处以死刑;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互市;订约以前的逃人不必遣返,订约以后,两国不收逃犯。俄国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立即拆除,在此居住的俄国人,应全部迁回本土。《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
二、另一种观点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外兴安岭附近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东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自唐朝以来,辽朝、金朝、元朝、明朝都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统治,明朝还在该地区设立努尔干都司进行管辖。而俄罗斯最初只是一个莫斯科公国,其主要领土在欧洲,外兴安岭附近离俄罗斯本土相距一万公里还远,清初的时候,俄罗斯一些匪徒才流窜到外兴安岭附近殖民。而此时清朝正是处于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俄罗斯此时彼得大帝才刚刚实行改革,一个处于盛世的国家,在家门口打一个远道而来的侵略者,却要死伤数千士兵才攻下只有几百沙俄匪徒占据的雅克萨城。以当时清朝的国力,本应能够将沙俄侵略者逐出国门,但是最终却割让领土(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主要原因有二,(1)是清军武器落后,清朝军队崇尚骑射,废弃了明朝的火炮,因此对抗沙俄侵略者的火炮时死伤惨重。(2)是清朝刚平定中国不久,其统治尚不稳固,故不愿与沙俄消耗。所以就签订了该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的文本以满文和拉丁文签署,唯独没有汉文,显示了两方互相勾结。这个不平等条约开了很坏的先例,此后满清政府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丧权辱国,就是从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始的。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就表明了《尼布楚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
但是作为正史,它应该不是不平等条约。只是当时的大清王朝执政者目光短浅,一味地专注于内部事务,对外面的世界所知有限,对沙俄以及整个西方更是缺乏了解。所以,当西北的葛尔丹挑起内乱之时,沙俄的小股土匪纵横东北时就让康熙忧心如焚,他担心沙俄会举国来犯,从而让他解决西北战乱前功尽弃。
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现在,中方一般给予《尼布楚条约》正面评论,认为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一纸条约,换来170年的和平,这其实也挺好。再说刚平定三藩,正准备对蒙古和台湾用兵,没这么多力量在当时的苦寒之地和俄罗斯开战。
很多人在讨论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都详细的论述了康熙朝内外的具体状况以及对战双方的实力比较等等,在此不做过多的阐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条约是在双方协商下签订的平等条约,然而为什么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与签订条约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很多利益的取舍都在这其中有变数,最终影响到了条约的最终内容。
当时前往北边商议条约的大清使团中有两个耶稣会的传教士,是作为顾问以及翻译的角色同行的。当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两名传教士作为沟通人员前去,然而并非是完全的站在清朝一方。
徐日升(传教士之一)透露了清朝谈判的底线,说中国皇帝对收回雅克萨这一点是不能让步的,因为中国人已经用武力收回过雅克萨,而且完全有能力再次收回。这两个中国使团的“顾问”随后又向俄国谈判代表建议“自己应当判断,在尼布楚和雅克萨之间,何处可以满意地划作两帝国的边界”。
1689年9月7日,中俄间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终于放上了谈判桌,等待双方使臣签字画押了。就在谈判的最后日子里,两位传教士仍在不遗余力地充当“内鬼”的角色为俄国效劳。《尼布楚条约》实际上有好几个语言的文本,分别是满文本、俄文本和拉丁文本。其中拉丁文本是中俄两国代表共同签署的权威文本。由于中方使团里只有传教士们掌握拉丁文,他们便趁机在拉丁文本里塞进了一些有利于俄方的“私货”。
比如说,传教士们对边界上待议地区的写法就着实给中国留下了后患。在谈判中,中俄双方将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一片土地留作日后再议。在满文本中,明明白白地写上了“惟乌第河以南、所定之兴安岭(指石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以北中间所有地方河溪暂行存放”,方位范围都十分清楚。而在传教士们的笔下,这段文字的拉丁文版本变成了 “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如何分划,今尚未决”。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