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孝子,可为何还要将他囚禁十年

在热播剧《雍正王朝》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便是十三阿哥允祥了。在康熙的众多子女中,有不少才华横溢的,但是要论及文武双全,恐怕要非十三子允祥莫属了。他不仅继承了满洲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无所不通,而且还精通书画和多种语言,深受其父康熙帝的宠爱。

不过,在康熙废太子的事件中,允祥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从此便失去了康熙对他的宠爱,并被康熙帝下令囚禁在宗人府。而这一关便是十年,直到康熙帝去世之后,允祥才被放出来。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允祥究竟犯了什么大错,为何会受到康熙帝如此对待呢?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孝子,可为何还要将他囚禁十年

雍正帝——剧照

其实,从剧中康熙帝临终前对胤禛所说的那一番话我们便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委: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也牵连进去,那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

所以这样说来,康熙帝之所以要囚禁允祥,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避免他在夺嫡战中受到牵连。因为在康熙朝时期,原本已经有了太子胤礽,但因为胤礽犯下诸多过错,所以便遭到了两立两废。第二次胤礽被废之后,康熙便没有再选立太子。而正是这个时候,便给了他众多皇子争夺皇位的机会。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孝子,可为何还要将他囚禁十年

康熙帝——剧照

在康熙帝的众多皇子之中,属八阿哥胤禩、三阿哥胤祉和十四阿哥胤禵希望最大,在“立贤不立长”的清朝,自然是人人都有机会。但是,选立皇储乃国家大事,断然不会因为哪一方势力强就会选立哪一方,而是要进行多方考虑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最终到康熙临死前都没有向明确宣告最后的继承人是谁,而是将继承人选写进了即位诏书里面,等到自己去世之后由大臣取来宣读(雍正继位后,为了避免兄弟争夺皇位的情况出来,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而这一制度便是据此而来的)。当然了,在剧中,康熙临终前对各位皇子说是将皇位传给四阿哥。但无论怎样,康熙的皇位最终还是传下来了。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孝子,可为何还要将他囚禁十年

十三阿哥允祥——剧照

只不过在这之前,那个素有侠义之心的允祥却被囚禁了十年之久!当然了,在康熙看来,允祥性格耿直,显然在夺嫡这样特殊的时期是不能够出现的,因为他很可能由于自己的直率而丢掉了性命。再者来说,允祥办事能力很强,只不过是性格上不懂转变而已。也许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缺点,但这对于身处皇宫中的人来说,却是十分危险的,更何况允祥还是康熙的儿子。所以康熙如果想要保护好这个儿子,让他为新君效力,那么就非得将他特殊保护起来不可,而保护允祥的唯一办法就只能将他囚禁起来。

也许你会说,既然允祥如此优秀,那康熙为何不将皇位传给他呢?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准确的来说,康熙的很多位儿子都很优秀,比如八阿哥胤禩,素有贤王之称,朝野上下名声很大。还有三阿哥胤祉更不用说,与十三阿哥允祥一样也是文武双全。但这些人都不适合当皇帝,特别是当康熙下一任的皇帝。为何呢?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孝子,可为何还要将他囚禁十年

康熙帝——剧照

我们知道,在康熙朝时期政治是比较宽大的,因为康熙素来以“仁义治天下”,也就是提倡所谓的“仁政”。当然,这种政治形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民间的压力,但缺乏硬性因素的制约,致使朝中有很多冗杂的官员,他们或无所事事,或贪赃枉法;因而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吏治腐败,国库亏空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此时的康熙已经年老力衰,无力管理这些事情,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后世之君。

但如果想将此等弊病全部解决的话,那么就必须得选择一位敢想敢做,政治手腕很强的皇帝才能实现。而反观康熙的几个儿子,只有胤禛最合适。至于像八阿哥胤禩等人,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却没有这样的政治手腕,所以自然不能将其立为皇帝!

而为了保证胤禛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和维持统治,康熙帝便将十三阿哥允祥交给了他。因为允祥和胤禛的关系很好,而且文武双全,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够帮助胤禛,所以康熙此举可以说还是有一定考虑的。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孝子,可为何还要将他囚禁十年

十三阿哥允祥——剧照

最后允祥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在雍正帝即位之后,便将允祥封为了怡亲王,同时还让他担任总理事务大臣。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允祥和雍正帝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虽然他们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相比于雍正帝的胞弟胤禵来说,允祥和雍正的关系就显得更亲了。

不过话说回来,康熙帝囚禁允祥十年之久,还是比较残忍的!不过也许这就是身为皇家孩子的命吧!

参考文献:《清世宗实录》、《雍正王朝》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3)
上一篇 2022-11-19 08:55
下一篇 2022-11-19 09:09

相关推荐

  • 秦武王为什么要举鼎

    我们知道,鼎在古代算作是国之重器,最开始的鼎只是作为盛载食物的器皿,后来鼎被赋予了越来越深厚的含义,逐渐发展成为代表国家,象征着地位的礼器。周朝时期,对于鼎是非常重视的,鼎也确实很…

    2023-02-15
  • 美国塞西尔酒店的恐怖故事之蓝可儿死亡之旅

    在这个历史长远、气氛诡异、恐怖传说猖獗的酒店里,发生过各种离奇死亡案和层出不穷的闹鬼事件。分别是蓝可儿失踪之谜,1402房间连环杀手,人行道上的命案。感兴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蓝可…

    历史解密 2023-05-23
  • 中国近代百年的奇闻异事,你有听到过吗

    872年,清朝年间,广西发生僵尸袭人事件,死伤村民20多人 1910年,英国探险家到中缅丛林探险,见一位老僧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 1934年;营…

    2023-07-13
  • 韩非子为何被杀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 去年《大秦赋》热播引发争议,当时就有写写秦帝国的打算,在《南方周末》急就了一篇后,因为事情很多,就搁置了。 最近传出消息,这部剧要代表陕西省参加第31届中…

    2022-12-03
  • 为什么刘邦的老婆吕雉称为娥驹(刘邦的老婆吕雉为什么那么凶残)

    刘邦的老婆,天下人几乎都知道,她的闺名叫做:吕雉。 【吕雉(剧照)】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吕雉成为了汉朝的第一位皇后。 于是,吕雉的“雉”,受到特别的保护,改为“野鸡”。 这个,让现…

    2023-03-28
  •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行为在指挥权上是否存在矛盾

    原出处: 1、孙武《孙子兵法·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2、司马光《资治通鉴》:五十七年(癸卯,前258)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3、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

    2022-12-08
  • 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世界上最大的 10 只蜘蛛

    您是否害怕蜘蛛或蜘蛛恐惧症?如果是这样,你可能不想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但请记住:知识就是力量!获取有关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物种的事实,并找出它们居住的确切位置,以便您可以相应地…

    2022-11-18
  • 街亭失守过在马谡

    文/赵心放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可谓代代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真格挥泪斩杀了失守街亭的马谡吗?在此悉听笔者聊聊。 (一)书中是如何描写街亭失守之战的 《三国演…

    2022-12-13
  • 讲述奇闻异事民间故事的小说

    章阁游学时,曾借住在渔阳姑父家中,有一次,他去城外一个古老的道观游玩,见有很多人围着一处壁画讨论,那画中有一黄衣人,系着玉带,手中拿着宝剑,身后跟有几个小鬼,一副降魔除妖的模样。这…

    历史解密 2023-04-13
  • 李世民 胡人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此人,可以说无人不晓。他虽说是经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但在大唐江山建立与统一过程中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两千年的封建中国,大小皇帝不计其数,但真正配得上“千古一…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