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臊子面的由来

陕西风味小吃岐山臊子面,面条细长,乡土风味浓厚,面条筋斗,柔韧爽滑,具有薄、筋、光、辣、香等特色,吃起来绝对是一流的。

传说:臊子面的由来

臊子面渊源久远,是在唐代"长命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猗觉寮杂记》上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面’者也。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 的诗句。诗中提及的 “汤饼”,就是指 "长命面"。它是唐朝时款待客人的美食之一。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这种面条,也写下了 "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的诗句
关于"长命面"为什么会改称"臊子面"的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漂亮贤惠而且十分能干的巧媳妇。新媳妇嫁到婆家的第二天,就大展身手为全家做了一顿面条,一家人品尝后对面条的滑爽鲜美赞不绝口。婆婆见人就夸自己的媳妇不仅秀外慧中长得好看,而且还能巧手理家,擀得一手好面。

传说:臊子面的由来

后来,她的小叔榜上提名提升了官职,为表庆贺,特地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席间嫂子为大家做了最拿手的面条,大家吃后都对嫂子的手艺赞赏有加。都称赞面条筋斗,爽滑鲜美,怪不得大家一致把这顿面条美其名曰"嫂子面" 。

从此后 “嫂子面”这一美食就诞生了。并且很快传扬开了,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据史实,臊子肉出现在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但当时是否已经出现"臊子面",还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盛行了。
臊子面在陕西地区身价是很高的。除沿袭唐代"长命面"的有关习俗外,譬如在生日做寿时是一定要吃的,每遇婚丧喜事,或逢年过节,都要以做面来款待客人的。

传说:臊子面的由来

旧时期,农村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媳妇过门的第二天,要在婆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擀面仪式,新媳妇当着亲朋好友的面上案擀面,技术高超娴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切条细长,下到锅里不会断裂,这样的新媳妇,会赢得大家的高度认可的。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22 12:12
下一篇 2023-01-22 12: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