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又名“兴安运河”,或称“湘桂运河”,沟通漓江与湘江。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筑而成,载逾千年岁月!

广西兴安县博物馆一楼“灵渠展示中心”,展板上的灵渠水系示意图。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秦朝之时,中国南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越族。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很快降服了东越和闽越。之后,秦始皇命令尉屠雎指挥50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征伐两广地区的南越和西瓯。越族顽强抵抗,相持达三年之久。为了支援前线的战争,秦始皇下令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开凿灵渠,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公元前214年,越族大败秦军,杀死尉屠雎。秦始皇又派兵增援,终于降服越族,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秦始皇征服百越的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降服越族之后,秦始皇又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内地人民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南方,与越人杂居。秦军南征,戍边五岭,促进了道路交通和水利条件的发展,特别又以此为基础而修凿了灵渠,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联结了起来,对加强中原、潇湘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秦军在征戍“五岭”的前期阶段,战事屡遭颓败,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究其原因,南国之地,崇山峻岭上千公里,经常遭遇伏击,粮秣不继,军需延滞。为此,秦始皇嬴政命监御史—禄“以凿渠而通粮道”,连接着湘江与漓江,打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使得中原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进入洞庭湖。灵渠的修建,不但让当时的秦军势如破竹,一举统并百越;并使得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快速地融合,其枢纽作用对于文化的影响长远至今。

“灵渠展示中心”内的渠道、陡门全景图示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水系由南、北两渠组成。北渠俗称湘江新道,亦经人工开凿所筑,大致与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畴间,其水位高过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约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分水塘)与湘江故道融汇,全长3.25公里。北渠的修建,使河道加长,水流减缓,并打破了大小天平对航程的阻隔,南下船只则绕行过坝,再逆入南渠。北渠同时也服务了农业灌溉,流域内为兴安县丰庶的田园粮仓。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北侧的“始安嶠”,为南岭山系之越城岭的余脉,故又名“越城嶠”。始安嶠峰峦叠嶂,崖峻隘险,堪矗地貌屏障,也是珠江流域之漓江水系(始安水)与长江流域之湘江水系(干流故道)的分水岭脉。两水相隔最近处仅1.6千米,但却有约5米的高差,不便在这里栏河筑坝,而溯湘江上源3公里时,湘江水则高于始安水位1.5米,河面开阔,水流平缓,需修筑低坝溢流,并向西开凿渠道(即南渠),引湘入漓,遂将渠首选址于此。

“嶠”,按照字面释义,为“尖而高的山”。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展示馆内,对渠首选址的科普介绍图示,古人利用专业眼光进行了综合考虑。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的渠首所在地—兴安县高塘村,也叫分水岭村。在这里可眺望铧嘴、南北渠道交融点、湘江上源海洋河口等综合景观。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小天平处,为游客提供的地标式拍照点。兴安当地的产品、画册等,多以这里做宣传封面。下方左侧为湘江故道,正值枯水期的干涸状态。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从小天平通往渠首铧嘴的溢流堤坝,很多游客带小孩在水边嬉戏玩乐。灵渠的大、小天平均为重力砌石溢流坝,表面如似鱼鳞。坝体为折线式人字形布局,夹角108度,坝高2.24米,坝顶宽2米。其中大天平长344米,溢流面宽26.9米;小天平长130米,溢流面宽22.7米,因其“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名“天平”。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位于南渠入口处的首座“陡门”。所谓陡门,即古代的船闸,通过陡门的开启与封闭,调节水位,保证南来北往船只不受水位落差影响而顺利通行。灵渠通过36个陡门的开闭控制水位升降,让船只在枯水期也能畅通无阻;比如“弯道代闸”技术,将航道设计为弯道,以延长流径,延缓坡降,满足通航要求。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清代光年间《兴安县志》中所刊载的“陡河图”,一共标示了三十余座陡门(闸门)。通过老地图亦能直观了解兴安县城与灵渠水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矗放在大小天平与铧嘴人字形结合点的秦代水平测量仪,自古记录着灵渠的水文变化情况。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水平测量仪东端,就是通往北渠的大天平溢流坝。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行走在由重力石垒砌的大天平上,右边就是北渠,与南渠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相比,北渠就要寂静多了。关于北渠修凿的问题,学术界还产生了争议,一说仍为秦代监御史—禄所筑,另说由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建造,皆众说纷纭,定论不明。详细内容可参见《灵渠北渠创建问题辨析—兼与伍镇基先生商榷》一文,刘建新 著。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位于灵渠铧嘴之上的“美龄亭”。1941年8月,蒋氏夫妇游览了灵渠,国民党兴安县政府而后便在铧嘴之上建亭一座,命名美龄亭以示纪念,亭中有清朝乾隆年间的“湘漓分派”和明朝的“伏波遗迹”两块石碑。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清代曾任桂林知府的查淳所题写“湘漓分派”榜书石刻,就树立在铧嘴的大堤上,朝向海阳河,与灵渠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查淳刻石立碑,还因为其父亲曾主持对灵渠的维修活动。其父查礼,字恂叔,号俭堂,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以同知发补广西。十九年(1754年)九月,赴兴安勘探灵渠,“穷江之原委,堪工之残缺,且计需用之数。”十一月,奉命主持灵渠维修工程。翌年三月,查淳侍亲随宦广西,曾亲眼目睹此壮举。三十七年后,再来广西,重访遗迹,因立“湘漓分派”石刻于灵渠之首,即是对父辈事业的纪念,也为灵渠增添了一处绝佳的景观。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来到铧嘴的顶端(南),因为个人无航拍工具、只能做平面的拍摄记录。铧嘴是从大小天平坝结合处往上源延伸的石砌堤,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之嘴,故称“铧嘴”。现存长度为171米,宽22.5米,高3.6米。其作用是保护天平坝,辅助分水,特别是北渠建成后河道加长,且便于通航。铧嘴“三七分水”,70%顺大天平流入北渠—— 湘江;30%顺小天平流入南渠—— 漓江,三在两侧形成静水区,也起了导流作用。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最后来到了灵渠的“泄水天平”处。泄水天平是指建在灵渠南北二渠上的溢洪堰,它具有排泄洪水,保持渠内正常水位,以确保渠道安全的作用。故称泄水天平。泄水天平的建筑方法与大小天平基本相同。灵渠中共有泄水天平三处,其中南渠二处,北渠一处。图中这处位于南渠秦堤上,据渠首(南陡)约800米,此泄水天平长42米,宽17.8米,距渠底高为1.5米。泄水面的宽度是渠面的二倍,在正常洪水下它能万无一失地将进入南渠的洪水排回湘江故道确保秦堤和下游城区居民点的安全。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灵渠外部的水街空间。灵渠通过“南渠”衔连湘江与漓江水系,南渠自渠首—铧嘴经小天平、过南陡门向西涌流,穿越兴安县城,城内民居与商铺,依循河道,形成了一条约千米长的水街。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水街由“娘娘、马嘶、万里、接龙”等多座古桥沟通渠畔两岸往来,城渠交融,构筑了兴安的城市肌理。水街东岸与湘江故道之间的石堤,由秦代开凿南渠时配套所筑,长约2公里,称之为秦堤。1943年民国元老李济深先生游览灵渠时,曾在此手书“秦堤”二字。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横跨灵渠水街的古桥之一“万里桥”。万里桥位于兴安城东门外,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827年)。此桥为虹式单拱石桥,以长方条石错缝围砌;因桥距唐朝京师长安万里,故得名“万里桥”。明代文人董传策著有《渡万里桥去京师万里》的诗赋。万里桥堪称“楚越要津”,历千余载,几经修缮,如今的万里桥为1985年所重建。桥面平直,上建四角八柱亭,单檐歇山顶,翘角,混凝土仿木结构,覆盖绿色琉璃瓦,天棚彩绘飘海图。桥全长15.2米,桥面长7.45米,宽6米,距离水面4.55米,跨径6米。桥面两侧立条石护栏,桥亭上方悬挂“万里桥”书题大字。桥畔西岸,立有明代广西提学副使吴玉题写《万里桥记》与“万里如归”词刻碑文。

世界遗产,运河灵渠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1-26 12:07
下一篇 2022-11-26 12:17

相关推荐